西方音乐史【二】古典主义—浪漫主义时期

第五章 古典主义时期

 

西方音乐史中的古典主义时期通常指18世纪中叶至19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一段时期。维也纳出现了海顿、莫扎特和贝多芬三位古典主义大师,他们的杰出音乐作品和音乐风格被称为近代欧洲音乐艺术的“经典”。古典风格的形成,经历了古典早期复杂的准备过程。

18世纪的欧洲,在法国大革命之前经历了一场广泛的思想革命——启蒙运动,它是以反对教会神权和封建专制的文化运动的面貌出现的,然而它的影响远远超出文化领域,涉及经济、政治、法律、哲学、科学乃至社会制度和社会风尚等方面。启蒙思想家反对传统的宗教,提倡自然神论;反对形而上学,提倡科学和常识知识;反对专制的权威和特权,提倡自由、平等和普遍教育的口号。伏尔泰、孟德斯鸠、狄德罗、卢梭等法国百科全书派正是身体力行地要以先进的哲学文化知识的光辉照亮黑暗愚昧的社会。

启蒙主义者认为“理性”是人们思想和行为的基础。布瓦洛在古典主义文学理论经典《诗艺》中强调“良知”或“理性”,痛斥想象和飘忽无常的情感。他认为,凡是天生的事物总是符合理性的,是永恒、真实的。文学家要爱理性,永远不能和自然寸步相离。启蒙时期流行的文体是更富于理智的散文,优秀散文的清晰、生气、得体、匀称和优美的品质,也成为评判其他艺术的准则。音乐艺术中,古典主义的几代大师,则探索了富有理性和逻辑的庞大的音乐构思形式,最终使情感在其中得到适度的完满表现。

古典主义时期是知识大众化的时代。哲学、科学、文学和艺术开始面向新兴的资产阶级和公众。小说、戏剧描绘普通人的日常生活。音乐家也走出宫廷深院的大门,为音乐会的听众构思创作,于是音乐的愉悦性、易解性和动人等品质,成为音乐美的准则。

在启蒙运动的人道主义思想影响下,欧洲形成了一个开明君主的统治时期。社会改革的同时,文化艺术获得发展。欧洲君主的广泛联姻削弱了国家民族的界限。艺术,特别是音乐的发展呈现出欧洲一体化的倾向。然而这终究是一个行将灭亡的社会,法国革命敲响了旧社会政体的丧钟,也预示了新的音乐时代的开始。

 

一、喜歌剧的发展与格鲁克的歌剧改革 

18世纪上半叶意大利出现了喜歌剧(Opera Baffa),这是在启蒙主义思潮影响下,一反意大利正歌剧“矫揉造作”而追求“自然”的一种新的歌剧体裁形式。它是在意大利幕间剧(Intermezzo)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剧中人物常常是社会中下阶层,场景多是大众十分熟悉的日常生活而非豪华的王宫深院生活。剧词幽默口语化,音乐也十分生动。

意大利的佩格莱茜(Giovanni Battista Pergolesi,1710—1736)不仅是一位有才能的正歌剧作曲家,他的《女仆作夫人》被认为是第一部意大利喜歌剧。这部独立的喜歌剧最初是分为两部分穿插在他本人的三幕正歌剧《高傲的囚徒》的幕间演出的。剧情简洁,人物仅有主人(男低音、常扮演喜歌剧中音乐较生动的角色)、女仆(女高音)和一个哑仆。作品表现了市民阶层女仆的精明机智。

18世纪中下叶意大利主要喜歌剧作曲家波契尼(N.Pic-cini,1728—1800)的《温顺的女儿》融入了一些严肃的抒情性。契玛罗萨(D.Cimarosa,1749—1801)的《秘密婚姻》由于生动地表现了人们社会等级价值观念的转变而引起轰动。

1752年,一个意大利歌剧团把《女仆作夫人》带到巴黎演出,激起了法国文化界“喜歌剧之争”。卢梭等一些启蒙思想家,热情赞扬这种大众化倾向的歌剧体裁,卢梭还综合了意大利喜歌剧及法国传统的集市戏创作出了喜歌剧《乡村卜者》,证明以法国语言能够谱写这种新风格的音乐。

由于18世纪的意大利正歌剧过份注重美声、炫技性而无视戏剧性的倾向,使它与启蒙主义提倡的“自然”原则格格不入。一些艺术家思考对正歌剧进行改革。其中一位有成就的作曲家是格鲁克。

格鲁克(Christoph Willibald Gluck,1714—1787)是德国人,就学于布拉格,后在意大利完成学业,早年主要创作传统风格的意大利歌剧。18世纪50年代定居维也纳,受歌剧改革浪潮影响,与诗人卡尔萨比基(Raniero Calzabigi,1714—1795)合作先后创作了《奥尔菲斯与尤丽狄茜》、《阿尔切斯特》等歌剧,实践了他对歌剧改革的一些设想。他认为:歌剧声乐的旋律要去除不必要的装饰,音乐必须在戏剧的支配下简洁地陈述出来;千篇一律的返始咏叹调的形式,如果破坏了剧词的连贯性,就不应该采用;序曲的基调应与整个戏剧的基调相吻合;简洁和清晰应是歌剧音乐永远追求的原则。

格鲁克的歌剧题材虽然仍是采用神话故事,但他着意发掘其中的人性的、伦理道德的意义。他以新的歌剧美学观点面对已被音乐家数十次谱写过的题材,写出《奥尔菲斯与尤丽狄茜》,其中咏叹调“我失去了尤丽狄茜”等唱段不愧是富于美感而简洁的佳作,奥尔菲斯下冥府拯救妻子的场景则以音乐和戏剧的浑然一体动魄感人。

格鲁克在70年代为在巴黎演出而创作了《伊菲姬尼在奥利德》、《阿尔米德》和《伊菲姬尼在陶里德》等歌剧。他的歌剧美学观点启发着后世许多著名歌剧作曲家的思考和探索。

 

二、古典主义早期的奏鸣曲和交响曲 

在西方音乐历史中,从中世纪到文艺复兴,声乐艺术长期占主导地位,巴洛克时期器乐音乐获得独立发展,与声乐音乐并驾齐驱,而古典主义时期是器乐音乐繁荣的时代。

巴洛克音乐一百多年的发展,作曲家们已积累起无需依赖歌词的纯音乐的创作经验。古典主义时期人们已厌弃繁复的复调音乐风格,提倡明晰的主调音乐,这便使音乐的旋律与和声两大要素愈为突出。清晰对称的音乐旋律句法和段落结构取代了巴洛克音乐动机加变奏的装饰性旋律方法。古典音乐结构形式中,带有抽象辩证思维的奏鸣曲式(sonataform)成为作曲家不倦探寻的,几乎是无处不在的音乐形式。

私人客厅里的独奏奏鸣曲、三重奏、四重奏、五重奏,作为宴会、婚礼背景音乐的五人以上的合奏:小夜曲、嬉游曲都兴盛起来,而最为重要的是管弦乐队演奏的交响曲。当交响曲逐渐从宫廷的娱乐转向音乐会听众时,它融入时代精神的内涵,使器乐音乐获得了升华。

D•;斯卡拉蒂(Domenico Scarlatti,1685—1757)是18世纪上半叶最主要的意大利古钢琴作曲家。作为著名歌剧作曲家A•;斯卡拉蒂的儿子,他受意大利歌剧抒情旋律的熏陶,然而他成就于古钢琴音乐,创作了近六百首单乐章钢琴曲,后人称作《奏鸣曲》。它们采用带再现因素的古二部曲式,结构已接近古典奏鸣曲式。D•;斯卡拉蒂的钢琴奏鸣曲主题生动,多变的织体发挥出了钢琴的性能,其中还采用了大幅度跳跃、双手交叉、快速重复音及和弦等新颖技法。他使键盘乐器演奏风格进入了新的自由天地。他的古钢琴艺术体现巴洛克向古典主义新风格的过渡,至今仍是音乐会常常演奏的曲目。

C•;P•;E•;巴赫(Carl Philipp Emannel Bach,1714—1788)是J•;S•;巴赫的次子。长期在柏林和波茨坦任弗里德里希大帝的古钢琴师,是柏林乐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他的键盘音乐作品在古典主义早期具有重要意义。他受德国北部文学艺术中的“感伤风格”(或称为表现风格)影响,在音乐中追求主观的、敏感的情感表现。他的奏鸣曲中对比调性的主题已渐成熟,为古典奏鸣曲式形成作了准备。伤感的行板乐章和宣叙性的音调明显地吸取了歌剧的风格。C•;P•;E•;巴赫喜欢演奏的不是比较流行的羽管键琴而是声音柔和、亲切而且能表现出细致力度变化的击弦古钢琴。他最后五集奏鸣曲是为表现幅度更大的钢琴(Pianoforte)而创作的。C•;P•;E•;巴赫的器乐音乐表现风格直接影响了古典维也纳乐派。

巴赫另外两个儿子中,长子W•;F•;巴赫(WilhehmFriedemann,1710—1784)的音乐风格保持了他父亲的传统,因而被认为不合时宜。小儿子J.C.巴赫(Johann ChristianBach,1735—1782)长期定居伦敦,被称为“伦敦巴赫”,他是第一位为近代钢琴创作协奏曲的作曲家。他的钢琴协奏曲和音乐的流畅风格曾给莫扎特留下深刻印象。

 

早期的交响曲

18世纪初意大利歌剧序曲(Sinfonia),渐渐脱离歌剧,成为一种独立的管弦乐体裁形式在音乐会上演奏。它为快——慢——快的形式,即快板乐章、简短抒情的行板乐章、有舞曲节奏的乐章(小步舞曲或吉格舞曲),这就是最早的交响曲(英:symphony;意:Sinfonia;德:Sinfonie)。意大利作曲家萨马丁尼(Giovanni Battista Samartini,1698—1775)写有大量早期的交响曲。

18世纪中叶,德奥各地宫廷纷纷兴起管弦乐队,其中曼海姆、维也纳和柏林成为交响乐发展的中心地。

斯塔米茨(Johann Stamitz,1717—1757)领导下的曼海姆管弦乐队,以出众的演奏享誉欧洲。他们能演从极弱到极强的各层次的丰富力度表情,尤以渐强的演奏产生出激动人心的效果。斯纳米茨还在交响曲快板乐章动力性主题之后引入抒情、优雅或幽默的对比性的主题。巴洛克时期音乐在乐章内一般采用统一的力度,而古典主义时期,渐强、渐弱的大量运用,拨弦的羽管键琴向能演奏丰富表情的近代钢琴的进化,这些追求音乐力度表情变化的倾向,标致着音乐风格的重要进步。

 

三、维也纳古典风格的形成——海顿与莫扎特 

18世纪下半叶,维也纳成为欧洲音乐的中心地。西方音乐在这里获得高度的凝聚发展,形成了对近代西方音乐具有典范意义的维也纳古典风格。音乐大师海顿是古典风格的最重要的奠基者,他不仅确立了古典主义体裁和形式,而且树立了古典主义的精神风范。另一位大师莫扎特以其多面的杰出才能推动了古典风格趋于完美。时代的音乐巨人贝多芬最终完善了古典主义风格,然而同时他那高度个性和充满时代斗争精神的音乐超越了古典主义精神范畴,成为19世纪浪漫主义的引路人。

 

海顿

海顿(Franz Joseph Haydn,1732—1809)是古典维也纳乐派的奠基者,出生于奥地利东部与匈牙利临近的罗劳镇的车匠家庭。8岁入维也纳圣斯蒂芬大教堂唱诗班,8年的歌童生活使他获得早期的音乐教育。为了能从其上几次作曲课,他曾短期当意大利歌剧作曲家波波拉的贴身男仆。1761年加入埃斯特哈齐家族宫中的乐队,后成为乐长,在宫中的近30年的时间里,写出了他的大部分作品。1790年尼科劳斯亲王去世,宫中的音乐组织解体,海顿移居维也纳。1791年、1794年他两度访英创作演出获极大成功,被牛津大学授予名誉音乐博士。晚年仍以旺盛的精力创作出两部著名清唱剧《创世纪》(1798)和《四季》(1801)。

海顿是最后一位仍然长期安命于旧的音乐赞助制度下的作曲家。在埃斯特哈齐宫中,他身穿白色长袜头戴假发,听命主人创作演出。身处乐仆地位的悲哀,与外界隔绝的孤独,都曾给他带来烦恼。可是宫中优越的创作演出条件,为他的长期潜心艺术探索提供了必要的条件。他曾说:“我与世隔绝,无人搅扰,不得不成为‘独创者’。”

海顿写有108首交响曲、68首弦乐四重奏及协奏曲、嬉游曲等其他器乐作品;声乐作品有26部歌剧和4部清唱剧。他的交响曲和四重奏为古典维也纳乐派的体裁风格奠定了基础。

海顿进入埃斯特哈齐宫的第一年开始了在交响曲方面的新探索,创作了第6首D大调《早晨》、第7首C大调《中午》、和第8首G大调《晚上》三首交响曲。这些并非真正的标题交响曲,作品题材和整体上往往不受标题的限制,只是一些音乐细节与标题有关(海顿许多作品都有这一特点)。海顿60年代的交响曲还未完全摆脱巴洛克、古典早期的器乐传统和宫廷浮华的风格。70年代他的交响曲逐渐显露出个人风格,曾短期地出现伤感的色彩,如:第44首e小调《伤感》、第45首#f小调《告别》。80年代与莫扎特的愉快交往对海顿的音乐在抒情性、形式配器的灵活等方面产生了影响。他在欧洲日渐扩大的名声,与亲王订立的不准转让作品契约的松动,使他能够应巴黎音乐会之邀创作6首《巴黎交响曲》(第82—87首),成为他第一批成熟的作品。90年代海顿在新的生活环境下,在英国音乐会听众的激发下,写下了他的12首“伦敦”交响曲(第93—104首),达到了他艺术的顶峰。其中著名的有:第94首G大调《惊愕》、第100首G调《军队》、第101首D大调《时钟》、第103bE大调《鼓声》和第104首D大调。

海顿的弦乐四重奏与交响曲相辅相成地发展,主要作品有:作品33的六首“俄罗斯”四重奏(因题献给俄国保尔大公而得名)、作品50的6首“普鲁士”四重奏、作品64之5“云雀”、作品76之3“皇帝”、作品76的六首和作品77的两首四重奏。

古典交响曲四个乐章的形式是海顿通过长期探索实践,在他的大量作品中最终确立起来的套曲形式。他早期的一些受巴洛克教堂交响曲的形式影响,另一些是意大利歌剧序曲式的快板、行板、日常舞曲三乐章交响曲。由于风俗性短小的小步舞曲的第三乐章无法平衡快板、行板的第一、第二乐章,他在60年代末就开始采用奏鸣曲式回旋曲的第四乐章。形成典型的古曲交响曲模式:第一乐章,慢板引子,快板奏鸣曲式,充满活力信心的;第二乐章,抒情的慢板,三部曲式或变奏曲,常有海顿音乐的优美和幽默;第三乐章,小号前曲,较短小;第四乐章,快板或急板,明快的舞曲风格。海顿的另一重要贡献是在交响曲首尾乐章的奏鸣曲。

第六章 浪漫主义世纪

 

19世纪的欧洲是一个充满了剧烈变革的时代。科学的发展、工业的革命、经济的变革、新的社会、政治思想层出不穷,人们的生活经历了前所未有的变化。

启蒙思想影响下的解放运动——法国大革命,虽以拿破仑的军事独裁而宣告完结,继而导致欧洲各民族君主政体的建立,然而它毕竟震撼了欧洲的社会基础,并继续发挥着影响。1830年和1848年的资产阶级革命运动,同样是受民族主义热情和政治自由理想的鼓舞。欧洲的民族主义,从前几个世纪的模糊状态发展成为一种明确的信念、理想,成为历史文化发展的强大推动力之一。

浪漫主义运动于18世纪下半叶起源于文学,19世纪上半叶在文学中已达到鼎盛,并漫延到其他艺术领域。音乐史上的浪漫主义时代大致包括1820——1910年近一个世纪。

浪漫主义反对崇拜理性,歌颂本能和情感。与古典主义客观地对待艺术生活相反,浪漫主义以主观的角度感受事物。卢梭说:“我和我见过的所有人都不同……”与诗歌里人称代词“我”大量出现一样,作曲家们也努力地发掘着自我。他们往往与作品融为一体。浪漫主义的情感主义在文学的抒情诗所洋溢出的激情中得到体现,而浪漫主义音乐的抒情旋律和细腻和声,更直接地诉诸人们的情感。音乐艺术揭示印象、思想和情感的不明确性和无限性,使它(特别是器乐音乐)成为理想的浪漫主义艺术。

浪漫主义恋慕自然。19世纪是美术史上的风景画的时代,音乐家不仅把大自然作为题材,也作为他们的力量和灵感之源。浪漫主义倾向于不同艺术之间的结合,音乐家把音乐与文学和绘画结合起来,为的是追求更富想象力的表现。

浪漫主义时代作曲家的社会地位和社会功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法国大革命导致了封建宫廷的衰落,也就摧毁了欧洲延续了几百年的音乐保护制度。音乐家摆脱了宫廷附庸的地位,他们必须面向音乐会的广大听众和音乐爱好者的需求,他们必须与出版商打交道。他们在这一解放过程中,也失去了在社会中明确的地位。无常的生活常使他们陷入贫穷,或在精神上处于远离社会人群的孤独境地。

 

一、早期浪漫乐派 

早期浪漫乐派的作曲家生活创作于19世纪上半叶。韦柏和舒柏特在歌剧和艺术歌曲中初露出浪漫主义特征。舒曼和肖邦在小型器乐、声乐体裁中则以其激情、幻想和诗意完全体现出浪漫主义的精神气质。柏辽兹的标题交响曲则为中期浪漫主义开拓了道路。

 

韦柏

韦柏(Carl Maria Weber,1786—1826)生于德国的小镇欧汀。曾在维也纳学习音乐。1813年任布拉格剧院指挥,1816年任德累斯顿歌剧院指挥。他的文学才能与音乐天赋同样出色,撰有音乐论著。

《魔弹射手》(又译《自由射手》)是他最重要的歌剧,完成于1820年,1821年在柏林演出。歌剧题材与德国浪漫主义文学常出现的神话、传奇、历史相似,神密的大自然的森林背景,质朴的乡村生活,主人公的命运与神秘的魔力纠缠在一起,象征着善与恶。韦柏在德国歌唱剧的基础上吸收了意大利歌剧的手法,而德国民间风格的音调(如“猎人合唱”)和“狼谷”一场音乐的魔幻气氛的出色渲染,都是歌剧的新颖之处。歌剧序曲的音乐都取自于歌剧,简炼地概括了剧情。《魔弹射手》被认为是第一部浪漫主义歌剧。

韦柏的另外两部重要歌剧是《优兰特》和《奥伯龙》。他还写有大量器乐曲。他的标题钢琴曲《邀舞》创造了圆舞曲的诗意的形象,被法国作曲家柏辽兹改编为管弦乐曲。他还为他所钟爱的单簧管写了协奏曲。

 

舒柏特

舒柏特(Franz Peter Schubert,1797—1828)生于维也纳近郊里克登塔,父亲是爱好音乐的小学校长。童年随父学习小提琴,从兄学习钢琴。以出色的童声进入帝国教堂唱诗班,后任乐队队长,常担任指挥。他曾随萨列里学习作曲。1818年以后,他放弃在父亲学校里的教职,在维也纳开始了自由音乐家的生涯。他的几次不很认真的谋职都未能实现,一生少与贵族交往(仅1818—1824年间,作为兼职音乐教师,夏季去埃斯特哈齐家族的乡下领地),主要依靠不固定的作品出版稿费度日,受到出版商的盘剥。在维也纳与几位志趣相投的年轻艺术家形成小文化圈,给他的生活带来乐趣和慰藉。他的生活时常陷于贫困,在朋友的接济下才得以度过难关。1821年参加维也纳“音乐之友协会”,歌曲和室内乐作品在协会举办的“音乐晚会”和“音乐沙龙”中演出。年仅31岁在贫病中死于维也纳。葬于贝多芬墓的近旁。

虽然舒柏特并不是艺术歌曲的创造者,但是他短暂一生创作的六百多首歌曲,使德国艺术歌曲Lied一词,而非英语的Song或法语的Chanson,成为音乐史上艺术歌曲的名称。舒柏特表现了浪漫主义艺术家对诗歌的向往,他贪婪地阅读诗歌,选作歌词的既有歌德、席勒、海涅、缪勒、施莱格尔,也有平庸的诗作。但在舒柏特的笔下,所有的诗都变成了音乐。他并不因偏爱诗歌而使旋律有失完整,他善于以自然完美的音乐表现出诗的意境。而且钢琴伴奏的和声、色彩和织体变化都是重要的艺术表现因素。体现了歌词与音乐、人声与伴奏的理想的统一。这是其后只有极少作曲家能够达到的艺术境地。

舒柏特的歌曲有的似质朴的民歌,如《野玫瑰》、《菩提树》,有的弥漫着甜蜜和忧郁,如《在海边》、《流浪者》,还有的充满了雄辨和紧张的戏剧性,如:《魔王》。在音乐形式上有简单的或变化的分节歌和根据歌词贯穿发展的叙述性歌曲。他的主要歌曲还有《纺车旁的马格丽特》、《海的静寂》、《摇篮曲》、《鳟鱼》、《死神与少女》和《致音乐》等。

舒柏特根据缪勒的两部浪漫主义的组诗创作了声乐套曲《美丽的磨房女》和《冬之旅》。它们是由一些结构各自独立,情节上相互有一定联系的歌曲组成。前者写了一位青年磨工的失意爱情;后者的主人公是一位饱经风霜的漂泊者,往事的回忆只是不断地增加着他的痛苦。其中情感的凄凉与悲哀可以说是舒柏特后期心境的写照。歌曲集《天鹅之歌》是由舒柏特晚期的14首歌曲组成。

舒柏特在艺术歌曲中展示了不拘成规的丰富幻想,而在器乐作品中却保持了古典主义的明晰性。他的交响曲采用古典主义传统的形式,但是声乐式的歌唱性旋律,徘徊的和声等因素,构成了一种浪漫主义交响曲的新风格。重要的作品有《bB大调第五交响曲》、《b小调第八交响曲》(《未完成》)、《C大调第九交响曲》。他还把抒情风格运用于钢琴音乐,创作了《音乐瞬间》和《即兴曲》这类浪漫主义风格的钢琴小品。

 

门德尔松

门德尔松(Felix Mendelssohn,1809—1847)生于汉堡,祖父是著名的犹太哲学家,父亲为成功的银行家,母亲具有深厚的文化和音乐修养。他是在音乐家中少有的优越环境中成长起来的,从小获得全面的文化和音乐教育。负责他音乐教育的采尔特培养了他对古典音乐文化的尊崇态度。门德尔松的家是柏林文人常聚会的地方,常举行音乐会。17岁时,在家中他指挥管弦乐队演奏了自己创作的《仲夏夜之梦》序曲。20岁时他指挥演出了巴赫的《马太受难乐》,使这部埋没了近百年的伟大作品重见天日,并促进了19世纪的巴赫复兴运动的发展。他十次访问英国,成为亨德尔之后最受英国听众热爱的德国音乐家。1835年任莱比锡布业公会管弦乐团(欧洲历史最悠久的乐团)的指挥。1842年创立了莱比锡音乐学院。

门德尔松的交响乐作品代表了他创作的主要成就。《第三“苏格兰”交响曲》是欧洲北方阴沉、昏暗的景色和历史古迹所勾起的悲壮的历史浮想。《第四“意大利”交响曲》表现了南国明媚的风光、长途跋涉的香客行列和城市广场生气勃勃的萨尔塔列拉舞曲。《第五“宗教改革”交响曲》是为庆祝马丁•;路德新教纲领三百周年而作,第四乐章引用了著名的新教众赞歌《上帝是我们坚固的堡垒》。

门德尔松出色的音乐会序曲确立了这种体裁在浪漫主义时期的重要地位。主要作品包括:《仲夏夜之梦》、《赫布里底》(“芬加尔岩洞”)、《平静的海洋和幸福的航行》、《美丽的梅露西娜传奇》和《吕伊•;布拉斯》。其中《仲夏夜之梦》是门德尔松17岁时的手笔,是在他与姐姐芬妮初读莎士比亚所激发出的热情下创作的,作品中以精巧的管弦乐手法创造出了仙境与漂游的精灵形象,显示出脱俗的想象力和幽默感。他生命的最后几年,又为柏林上演的戏剧《仲夏夜之梦》在他原序曲之后续写了谐谑曲、间奏曲、夜曲和婚礼进行曲,好像又恢复了少年时才思敏捷的灵感。

 

《e小调小提琴协奏曲》是门德尔松的一部佳作,音乐清晰简洁,精致优雅而充满了抒情气息,小提琴技巧不很艰深,效果却辉煌。他还写有两首钢琴协奏曲。八集《无词歌》汇集了48首浪漫主义钢琴小品,这是他最流行的钢琴作品,如歌、细腻、抒情、优雅。他的钢琴作品还有《严肃变奏曲》(OP.54)、《随想回旋曲》(OP.14)等。

门德尔松把古典大师贝多芬的音乐视为楷模,在无法超越的古典形式中,他注入了浪漫主义的情感和诗意的暗示。他以恬淡的幻想力和精致的管弦乐处理手法创造出了浪漫主义的音乐风景画。他避免过份的情感,决不允许音乐灵感之外的东西来打扰音乐布局和比例,他的一些作品虽有标题,但并非真正的标题交响乐。他憎恶一切模糊、浮夸、混乱和冗长,追求完美的秩序、节制和简洁的表达。他是古典主义的浪漫主义者。

 

舒曼

舒曼(Robert Schumann, 1810—1856)生于德国萨克森的茨维考。父为书商兼作家,影响舒曼爱好文学。他顺随母愿在大学攻读了几年法律,最终还是投身使他充满了幻想的音乐,跟随莱比锡一流的钢琴教师维克学习钢琴。由于练习过度损伤了手指,成为钢琴家的希望破灭,音乐的热情转向作曲。30年代写下大量钢琴曲。1834年创办了《新音乐杂志》,抨击沙龙艺术中的庸俗倾向,提倡新浪漫主义风格,推举有才华的青年音乐家。1840年诉诸法律才摆脱了老维克的阻挠,与著名女钢琴家克拉拉•;维克结婚。同年创作了大量歌曲,称为他的歌曲年。之后转入交响曲、室内乐创作。1843年受聘于门德尔松创办的莱比锡音乐学院任教,但是由于梦幻的性格不适合教学,不到一年便辞去教职。1850年被任命为杜塞尔多夫市的音乐指导。克拉拉则成为舒曼钢琴作品的首位阐释者和传播者。舒曼在40年代隐约出现精神病症,50年代精力显著衰退,1854年病情发作投入莱茵河,被救起送入精神病院,两年后去世。

舒曼是一位具有强烈的浪漫主义精神的音乐家。他精通文学,他喜爱的作家是霍夫曼和让•;保罗这样一些富于幻想的诗人。他把诗人的激情与幻想气质带入了音乐,他的音乐与文学的融合不是表面的而是内在深层的。

钢琴音乐是他重要的创作领域。主要作品包括:钢琴套曲《蝴蝶》、《狂欢节》、《大卫同盟盟友舞曲》、《克莱斯列安娜》、《童年情景》,和《C大调幻想曲》、《交响练习曲》、《a小调钢琴协奏曲》等。舒曼在钢琴作品中经常采用字谜游戏的方式,把名字转译为音乐的主题或动机。如《狂欢节》的主要音乐动机是A—bE—C—B和bA—C—B,是由他的女友出生地的地名Asch转化来的。他还以音乐刻画出人物的性格与气质。如《狂欢节》中,代表舒曼性格两个方面的弗洛列斯坦与约塞比乌斯及肖邦、帕格尼尼和克拉拉等人物,舒曼都赋予简短生动的音乐形象。他钢琴音乐中激情的旋律、冲动的节奏和突变的和声都成为日后浪漫主义钢琴语言的特征。

舒曼是继舒柏特以后的又一位艺术歌曲作曲家。他选择诗歌严格,一般都为名家名作。像舒柏特被歌德所吸引一样,他喜爱的诗人是海涅。他的艺术歌曲不注意自然景物的描绘,而是把一切都化为丰富想象的诗意的情感。歌曲中钢琴的地位提高,形成钢琴与声乐二重奏,钢琴前奏、间奏、后奏在歌曲中起重要作用。主要声乐套曲有《桃金娘》、《诗人之恋》和《妇女之恋》。

舒曼还写有四首交响曲和为戏剧配乐而作的序曲《曼弗雷德》等。

 

肖邦

肖邦(Frederic Francois Chopin,1810—1849)生于华沙附近的热拉左瓦——沃拉,父为居住在波兰的法国人,母为波兰人。6岁学习钢琴,8岁登台公演。身为法语教师的父亲,坚持肖邦在学习音乐的同时要完成普通教育的学业。16岁入华沙音乐学院学习钢琴和作曲,并创作了他的两首钢琴协奏曲。他1830年赴维也纳后,华沙先后发生反抗沙皇的起义和俄军重新占领华沙的政治事件。在激愤的心情下,写出了《C小调“革命”练习曲》、《D小调前奏曲》等作品。1831年定居巴黎,结识李斯特、柏辽兹、贝利尼、梅耶贝尔、雨果和巴尔扎克等著名艺术家。他是音乐史上不多见的只开过三十多场音乐会的大钢琴家。主要在沙龙演奏,是巴黎上流社会极受欢迎的艺术家。1837年与法国女作家乔治•;桑结识后恋爱同居十年,形成创作上的重要阶段。1847年两人关系破裂后,肖邦严重的肺结核病日益加剧,1849年逝世于巴黎。

 

肖邦是19世纪最伟大的钢琴音乐作曲家。贝多芬在钢琴上表现管弦乐队的效果,李斯特则把钢琴视为万能乐器,而肖邦探求的只是钢琴的效果,创造了自成一派的钢琴艺术。

肖邦是典型的浪漫主义音乐语言的创造者之一。在他成熟的作品中,没有一首是依赖传统的形式或手法的。他是在早期浪漫派作曲家中与贝多芬式的匀称结构、主题发展的音乐思想距离最远的一位作曲家,他的艺术是随想、即兴式的。乔治•;桑曾这样回忆肖邦的工作情景:“他的创作能力是自然而又不可思议的,他无须努力或是预先准备即可获得之,……但他的创作却是我们见过的最伤神的劳动,为了修饰某些细节,要经历不断的尝试、犹豫不决和发些脾气。”肖邦的音乐虽也与诗歌、舞蹈有联系,但与同时代的其他浪漫主义作曲家不同,肖邦的音乐从不是描绘性的。一切幻想、隐秘、激昂、悲伤在他笔下都化为充满诗意的抒情性的自白,他是“最纯真的浪漫主义钢琴抒情诗人”。

肖邦在1830年离开波兰时写了第一首马祖卡舞曲,他一生的最后一首作品也是马祖卡舞曲。51首马祖卡贯穿了他一生的创作,表现了他对祖国永久的思念。他把这种波兰民间舞曲上升为艺术音乐体裁。波罗乃兹舞曲长期以来是波兰的一种华丽的贵族舞蹈音乐,肖邦的几首优秀的波罗乃兹OP40、NO.1、A大调,OP44、f小调,OP53、bA大调已成为缅怀波兰民族英雄光辉业绩的史诗。在短小的体裁中肖邦更富于创造力。24首前奏曲是他沉迷于巴赫音乐时创作出来的,它们不再具有前奏曲的性质。这些独立的小曲包含了丰富的情感内涵和新颖的和声手法。他受菲尔德影响写的梦幻般的19首夜曲。3首即兴曲与前两种体裁一样是肖邦最让人感到亲切的体裁。他为钢琴技巧练习而作的练习曲也是富有诗意的。他首创了器乐的叙事曲。《g小调第1叙事曲》(OP23)受波兰爱国诗人密兹凯维奇长诗《康拉德•;华伦洛德》的启发,音乐的布局和形象体现了长诗的叙事性质和精神。《f小调第四叙事曲》(OP52)则具有幻想和色彩的性质。肖邦的四首谐谑曲已无这种体裁原有的戏谑,而完全是一种严肃、刚强有力、热情快速的音乐。肖邦还写有两首协奏曲、3首奏鸣曲及圆舞曲、船歌、摇篮曲等。

 

柏辽兹

柏辽兹(Hector Berlioz,1803—1869)生于法国南部的格勒诺布尔附近。童年没有得到正规音乐训练,学习长笛和吉他。父亲让他继承祖业入巴黎医科学校,可是歌剧院比解剖室对他更有吸引力,他终于放弃医学,入巴黎音乐学院学习作曲。1830年获罗马作曲比赛大奖,同年写出他影响最大的作品《幻想交响曲》。为了解决经济困难,他致力于音乐评论。他在法国一直受保守音乐家的反对,谋求巴黎音乐院教职却仅获得图书管理员的职位。1838年帕格尼尼赠予二万法郎,为了使他有较多时间从事创作。两次接受法国官方委托写作纪念1830年革命纪念仪式上演奏的作品,创作了《安魂曲》和《送葬与凯旋交响曲》。后半生到欧洲各地访问,指挥自己的作品演出虽然引起过轰动,但是在巴黎他的作品多遭冷遇。晚年妻儿相继去世,在孤寂中渡过余生。

德奥早期的浪漫主义作曲家主要在小型音乐体裁上体现出浪漫主义倾向,而柏辽兹面向音乐会的大型交响性体裁开拓了标题交响曲新领域。柏辽兹继承了贝多芬四乐章交响曲的框架,但是作品的构思带有很浓的文学性。如《幻想交响曲》每个乐章都有文学性标题,还设想让听众在音乐会上阅读解说性的说明书。第一乐章“梦幻与热情”是变化的奏鸣曲式;第二乐章,“舞会”是相当于古典交响曲谐谑曲的圆舞曲;第三乐章,“田野景色”是一首田园牧歌;第四乐章,“赴刑进行曲”像贝多芬的第六交响曲那样是一个插入的段落;末乐章,“妖魔夜宴”引子和快板。这部作品整体是按文学的情节设计的,音乐结构安排服从文学的需要,在音乐表现手法上采用不断出现“固定乐思”,象征青年艺术家头脑中不时浮现出的恋人的形象,获得音乐戏剧的效果。加之想象力和表现力丰富的配器法。《幻想交响曲》成为一首真正的标题交响曲。尽管其中某些方面由于侧重文学性而破坏了音乐的逻辑规律,然而这种音乐与文学、戏剧相综合的尝试,为浪漫主义交响乐开启了一个新的天地,影响了后来的数代作曲家。

 

柏辽兹的《哈罗尔德在意大利》交响曲,与前者具有同样的性质,并有协奏曲的特征。戏剧交响曲《罗密欧与朱丽叶》,更为新颖地在交响曲中加入独唱、合唱。其他重要作品还有戏剧传奇《浮士德的责罚》、序曲《罗马狂欢节》、歌剧《特洛伊人》等。

柏辽兹是一位管弦乐法大师。管弦乐手法是他作品戏剧性表现的重要媒介。他所创造的新颖的乐队音色、织体写法等,丰富了浪漫主义音乐语言。他的《配器法》一书,是这方面经验的理论总结。

 

二、中期浪漫乐派 

中期浪漫乐派的主要代表是李斯特和瓦格纳,他们的主要创作时期在1850年以后。继柏辽兹之后,他们在交响乐和歌剧中追求“综合艺术”的理想,极力扩大音乐的精神内涵。与前两位激进浪漫主义作曲家相对照的是布拉姆斯。此外,中期浪漫乐派的代表还有布鲁克纳。

 

李斯特

李斯特(Franz Liszt,1811—1886)生于距奥地利边境不远的匈牙利赖丁小镇。1821年举家迁居维也纳,从车尔尼学习钢琴,向萨列里学习作曲。从11岁便开始了辉煌的钢琴演奏生涯。在巴黎他受法国革命思潮和文学浪漫主义运动的影响。吸收肖邦、柏辽兹和帕格尼尼等人的成就。1848年以前,他在欧洲各地演出,受到狂热的欢迎,成为一代具有超凡技艺的钢琴巨人。这一时期主要创作钢琴作品。1848—1861年期间,任德国魏玛宫廷乐队指挥与音乐总监,大力扶植进步的作曲家,演奏他们的最新作品。1854年组织了“新魏玛协会”,几年后进而组织“全德音乐协会”,使魏玛成为当时音乐文化中心地之一。此期间还创作了他的大部分交响乐作品。由于与塞恩—魏特根斯坦公主的婚姻受挫,在一次关于歌剧演出的争议之后,迁居罗马。接受了低级的圣职,但仍为慈善事业演奏,奔波于罗马、魏马、布达佩斯,从事创作、教学工作。教授出一批钢琴名家。去维罗特探望女儿科西玛时去世。

李斯特是19世纪最辉煌的钢琴演奏家。他受意大利小提琴演奏名家帕格尼尼的启发,决心在钢琴上创造出同样的奇迹。他的演奏风格继承了克列门蒂、贝多芬的动力性钢琴音乐传统,发展了一种19世纪音乐会的炫技性演奏风格。另一方面他把钢琴视为万能的乐器之王,追求宏伟的交响性音响。他的演奏和钢琴音乐创作大大推进了钢琴艺术的发展。

主要钢琴作品有:《12首高级技巧练习曲》、《6首帕格尼尼练习曲》、《旅行岁月》钢琴曲集和《19首匈牙利狂想曲》实际上是依据匈牙利境内的吉卜赛音乐创作的。《D小调奏鸣曲》虽然是单乐章,但其内容表现的幅度广阔,表现手法显示出李斯特的独创个性。两首钢琴协奏曲《bE大调第一》和《A大调第二》接近于他的乐队作品。李斯特还有大量的19世纪歌剧咏叹调和交响曲的钢琴改编曲。在聆听音乐机会缺乏的19世纪,李斯特这些改编曲在浪漫主义音乐的推广与普及方面起到重要作用。

作为一位作曲家李斯特对19世纪的标题音乐作出了重要贡献。他在柏辽兹的标题交响曲之后,首创出“交响诗”的音乐体裁。这种浪漫主义更为理想的交响乐形式,来源于贝多芬、威柏、门德勒的序曲。李斯特13首交响诗的标题,明示出它们与文学、绘画、戏剧的密切联系。如《匈奴战役》与绘画相关,《玛捷帕》以雨果同名诗歌为据,《哈姆雷特》是莎士比亚戏剧的主要角色,《普罗米修斯》则与德尔的诗篇有联系。与柏辽兹不同,李斯特不注重用音乐去描绘场景、事件,他也从不陷入琐细的音乐解说,而追求对作品的内容或艺术形象进行哲理性的概括。他的交响诗更近于贝多芬《交响曲》的传统。李斯特的交响诗是单乐章,保留了奏鸣曲式的一些特征,各段落速度的变化与对比又似把交响曲套曲浓缩在一起,以主导动机贯穿变化达到音乐的统一和戏剧的发展。他的交响诗还有《塔索》、《山岳》、《理想》、《匈牙利》等,其中最常演奏的是《前奏曲》。体现了他的炽热、夸张的音乐情感特点。李斯特还写有《浮士德交响曲》和《但丁交响曲》。他的交响诗在19世纪下半叶被各国音乐家广泛采用,成为最重要的浪漫主义乐队体裁。

 

瓦格纳

瓦格纳(Richard Wagner,1813—1883)生于德国莱比锡。他几乎是自学了作曲,20岁放弃莱比锡大学的学习,先后在一些小歌剧院当合唱队长、指挥。歌剧《黎恩济》在德累斯顿受到欢迎,被任命为萨克森国王的宫廷指挥,开始了他对歌剧改革的历程。参加1849年德累斯顿革命运动,革命失败后被通缉,潜逃瑞士。写作了《艺术与革命》、《未来的艺术品》及两卷《歌剧与戏剧》等论著。并着手把他的理论付诸实践。1861年获赦免,由于婚姻、经济、艺术改革而陷入困境。1864年刚登上巴伐利亚王位的18岁的路德维希二世、瓦格纳音乐的崇拜者,把瓦格纳召到慕尼黑,对其事业出力资助。为了上演他的音乐剧在拜罗特建立节日剧院。

瓦格纳是19世纪下半叶最有影响的浪漫主义作曲家之一。他是一位德国歌剧的杰出作曲家,他毕生不屈不挠所要创立的一种新型歌剧,体现了浪漫主义综合艺术的最高理想。他把自己的歌剧称为音乐剧。他认为,音乐剧是一种戏剧、诗歌、音乐高度融合的体裁,其中戏剧是最终的目的,音乐只是手段。为了保持剧中感情的连贯性发展,他革除了传统意大利歌剧最重要的分曲结构形式(即把歌剧音乐分为咏叹调、宣叙调、重唱),发展了一种比宣叙调更有旋律性,比咏叹调更加灵活自由的咏叙性的“无穷尽的旋律”。在瓦格纳看来,交响乐队是音乐剧中起统一作用的主要支柱,它把剧情、角色都融汇在音响的洪流中,而声乐的旋律只是音响洪流中的一个声部。他进一步采用交响曲中的主导动机来表现或象征人物、情感、思想。主导动机的含意变化体现了剧情的发展。瓦格纳的半音和声为他音乐的连续不断和炽热情感的表现提供了可能的音乐基础,也把欧洲大小调体系的和声推向了崩溃的边缘。

瓦格纳在成名作《黎恩济》之后,分别在《漂泊的荷兰人》、《唐豪赛》和《罗恩格林》中探索了新的歌剧道路。《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和《尼伯龙根的指环》、四部剧(《莱茵的黄金》、《女武神》、《齐格弗里德》、《神界的黄昏》)全面地实践了他的歌剧改革的构想。他的重要作品还有《名歌手》、《帕西发尔》。

 

布拉姆斯

布拉姆斯(Johannes Brahms, 1833—1897)生于汉堡。从低音提琴演奏员的父亲那里接受初期的音乐训练。年轻时伴随匈牙利小提琴家雷门尼在德国巡回演出,结识了著名小提琴家约阿希姆,并被介绍给李斯特和舒曼。他的作品给音乐名家们留下深刻印象,舒曼写文章把布拉姆斯誉为德国未来的天才。他1863年离开汉堡,任维也纳合唱团指挥,1872年任维也纳音乐之友社艺术指导。1875年以后相继创作了他的四部交响曲。

布拉姆斯是在欧洲浪漫主义潮流处于高峰时期的一位“反潮流”艺术家。作为一个交响曲作曲家,他不为新颖的标题交响曲和交响诗所动,对轰动一时的瓦格纳的音乐剧也不屑一顾。像孤独安宁的人生一样,他的音乐风格在时代风潮中也是孤独的。他是一个传统主义者,他更多地回首眺望古典主义的过去。作为一个德国音乐家他身负着使命感,他要捍卫古典大师的伟大传统。他通过深思熟虑的精心准备,40多岁才开始创作交响曲。

布拉姆斯的主要乐队作品有《海顿主题变奏曲》、《C小调第一交响曲》、《D大调第二交响曲》、《F大调第三交响曲》、《e小调第四交响曲》、《“学院”序曲》、《“悲剧”序曲》等。

布拉姆斯的交响曲均是无标题的,各乐章的结构及主题、动机发展手法与古典传统相近。他的《第一交响曲》甚至在调性和结构上出现了与贝多芬《第五交响曲》相同的表现模式。但是在布拉姆斯的交响曲中,那抒情宽广的旋律、奇异幻想的叙事诗气质及和声与管弦乐音响色彩方面都无不显示出浪漫主义特征。他在19世纪作曲家中最出色地解决了抒情性与古典形式间的矛盾。如果说李斯特、瓦格纳的音乐代表了一种炽情、夸张的浪漫主义音乐类型的话,布拉姆斯的作品则代表了深沉、含蓄、内在甚至艰涩的另一类型的浪漫主义音乐。

布拉姆斯的室内乐重奏作品具有抒情、内省气质;他的钢琴作品更接近舒曼和贝多芬。他的协奏曲没有炫技性而追求严肃的精神内涵,其中《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与贝多芬的小提琴协奏曲一样,是小提琴文献中的伟大杰作。布拉姆斯的二百多首歌曲艺术,表明他是舒伯特和舒曼的继承人,他最著名的声乐作品是《德意志安魂曲》。他热爱德国民歌,在声乐作品中爱用通俗曲调,反映出他的民族精神。而早年吉普赛音乐的深刻印象,不仅使他写出了《匈牙利舞曲》,而且给他的音乐注入了一种愉快的活力。

 

布鲁克纳

布鲁克纳(Anton Bruckner,1824—1896)是奥地利安斯费尔登乡村教师之子。13岁入修道院唱诗班为歌童并学习管风琴,后成为管风琴师。1856至1868任林茨大教堂管风琴师,此间曾访问慕尼黑,聆听瓦格纳的《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该剧音乐对他的创作风格有深远影响。1868年定居维也纳,在维也纳音乐学院和维也纳大学教授管风琴和对位,并开始了他的创作生涯。

布鲁克纳是与布拉姆斯同一时代的维也纳交响曲作曲家,布拉姆斯在这一领域已获得的名声,给他的事业带来了阴影。加之他对瓦格纳音乐的赞赏和吸取的态度,引起了对瓦格纳多持否定态度的维也纳音乐界和听众的反感。他遭到音乐批评家汉斯立克的刻毒攻击。他的九部交响曲多数是在创作了二十多年之后才上演的。《第三交响曲》1877年首演终场时只剩下包括崇拜他的马勒等十来位听众。他由于别人的批评经常修订自己的交响曲。他的交响曲还常被一些指挥和出版编辑删节,改换配器,形成多种版本。

与布拉姆斯一样,布鲁克纳继承了德奥古典交响曲的体裁形式,写作无明确标题、传统四乐章交响曲。他从“综合艺术大师”瓦格纳的歌剧中吸取了半音和声、巨大篇幅、整段的连续重复和规模庞大的管弦乐队等手法。但是瓦格纳的歌剧的炽情爱恋的戏剧主题与他格格不入,据说他观摩瓦格纳歌剧时,不看舞台只听音乐。布鲁克纳虔诚的天主教信仰,质朴的泛神论的世界观,使他的音乐既有冥想和神秘的因素,又有大自然所唤起欣悦的心境和奥地利民间歌曲和舞曲的音调节奏。他的交响曲构思庄严宏大,多采用“星雾”式的方法在曲首呈现主题,即像贝多芬《第九交响曲》那样,第一主题逐渐凝聚,然后逐渐增强。乐章的第二主题多是“歌曲似的主题群”,宽广咏叹的旋律构成庞大的结构。配器里有明显的管风琴音响。

最常演奏的布鲁克纳的交响曲有:《第四“浪漫”交响曲》、《第七交响曲》(第二乐章为著名的怀念瓦格纳的挽歌式的慢板),此外重要作品还有《第八交响曲》、《第九交响曲》和《第三交响曲》。

    
 报名电话(点击直接拨打):

13383158883 聂老师
17073389488 黄老师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